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64节(1 / 2)





  宋皇后唤来全晁:“去瞧瞧圣上现在可在福宸殿?本宫有事要面见圣上。”

  以前,是她对博安侯府太好,现在看来,确实是该好好教训下了。

  第53章 和亲

  -

  几乎是康太夫人前脚刚回, 圣旨后脚就到了。

  摆案焚香后,博安侯府一众人躬身、肃立听旨,康太夫人脸色灰败、双手抖嗦, 倒是康子晋垂眸听完,淡定地上前接了旨。

  送走宣旨之人后, 康太夫人掩面而泣:“是为娘的错,为娘不该顶撞你姨母…”

  康宛妙则是直接呆了,状况外的她,愣愣地看着康子晋:“兄长, 所以,我是要去和亲吗?”

  “不、不行, 快、快让人备马车,我要入宫求见娘娘。”

  康太夫人手心全是汗,她攥着康宛妙,红起眼来安慰道:“妙姐儿别怕,娘去跟你姨母认个错, 只要娘去认个错,你姨母就会让圣上收回旨意的。”

  说完,康太夫人便急急地要往府外走, 却被康子晋以身挡住了。

  康子晋眉眼淡漠:“娘无需担心, 此事,儿子自会解决。”

  康太夫人怔道:“你要如何解决?”

  康子晋温声:“娘无需过问这当中的具体, 总之近来若是无事,你与妙姐儿尽量不要外出。”

  他敛目低眉。

  若是连家人都护不住,自己岂不是太过无用?

  作为当事人的康宛妙还是懵的,半半游离在状况外。见自己兄长迈腿走了,她急急跟了上去:“可我约了岳清嘉, 要去她府里教她斗蛐蛐儿的,我不能失信呀?”

  康子晋脚步停滞,停下来睨了康宛妙一眼:“你邀她来府上,不是一样的么?”

  定了定,又极不自然地说了句:“你把着点度,少教她玩那些不三不四的东西。”

  听了这句没头没脑的话,康宛妙抓抓后脑勺,直愣愣地想,这语气…怎么听着那么奇怪呢?

  *

  亥时,雾气弥漫的黑夜,风声瑟瑟,车辙将路面划出一道道雪印,半融解的雪块在马蹄之下,小幅度地,向四面八方飞溅起来。

  马车内,栖桐牙齿咬得蹦蹦作响:“皇后娘娘委实恶毒,怎么可以这样对二小姐?”

  想到刚才得来的消息,他又补充道:“还有那长莹公主,简直是不可理喻的疯妇,她这是迁怒么?就因为主子您不肯娶她?”

  要知道,那阳善可是大余边境北地的一个小国,常年酷寒难当,又是蛮夷穷荒之地。

  之所以会和大余通婚,原因颇多。

  一来,是因为阳善极其仰慕大余的风范。

  二来,则是因为当初太.祖打天下时,曾被人追杀,走投无路之下逃去阳善,得了阳善国君的庇护,才捡回一命,太-祖为此立下盟誓,大余与阳善永世交好,两国皇室亦世代通婚。自那之后,阳善的国后,皆是大余宗室贵女所担。

  三来,阳善作为大余的属国,在它后面,便是当年对大余领土虎视眈眈的青辽,当年虽退了敌,青辽也臣服了,但这样有野心的国家,极有可能是假意臣服,待休养生息过后,随时会有再度犯境的危险,而位于大余和青辽之间的阳善,对大余来说,便是天然的屏障。

  有这样多的原因在前,大余与阳善通婚,受益最多的,亦是大余。

  只是,试问大余宗室的贵女,哪一个不是自小就养尊处优的?怎么受得了在阳善那样穷苦的国度生活?因此,每每有宗室贵女去了,都是九死一生的下场。

  或是受不了苦寒的日子,加上水土不服,病死。

  或是受不了两国巨大的落差感,此生归乡无望,又不敢逃跑连累母族,便干脆绝望自尽。

  再有一个迫人至死的,便是那阳善,有一项永远不会改变的婚俗——收继婚。

  这收继婚,便是女子的丈夫若是死了,这名女子便得嫁给丈夫的儿子,就算这儿子是自己亲生的,也得嫁,若是膝下无子,则由丈夫的兄弟、父亲、侄甥接娶。

  大余素来推崇礼教,以儒学治世,几乎没有贵女能受得了这样人伦大乱式的婚俗,尤其是嫁给自己亲生儿子这一点,是最为令人无法接受的。

  因此,有远嫁过去的贵女,若是生了儿子,甚至会亲手掐死自己的儿子…

  有这样多的惨痛下场在前,去阳善和亲,自然就成了大余宗室女最闻之色变的,单是谈到此事,都能把她们吓到脸色发青。

  故而,有些宗室若是家中有女,都会提前收个义女在膝下养着,就是以防要去那阳善和亲,圣旨若到,直接送上义女,便可保下自己的亲生女儿。

  而像博安侯府这样的外戚,与和亲之事,本是怎么着不搭边的,所以栖桐才会这样忿然不已。

  车外,祝金洪亮的声音传进来:“依我看啊,她就是人已经不正常了,现在是做梦都想嫁给主子,什么恶心手段都使得出来,这样的疯女人,不如早些把她给处置了,省得她以后还要作怪。”

  栖桐白眼:“处置她?你说得轻巧,她好歹是个公主,哪里是说处置就能处置的?肯定得从长计议。”

  说完,他看着沉眸的康子晋,低声问道:“主子可有化解之策了?”

  康子晋淡声:“不过换个人选罢了,此事,不难。”

  栖桐点点头,可见他仍然浸在思绪中的样子,不禁再度问道:“主子现下,可是在为何事忧心?”

  康子晋沉吟半晌,开口说了几件事。

  听罢,栖桐惊得张大了嘴:“主子要亲自去求圣上?”

  康子晋的眸光格外幽沉:“既然已经在助致弟行事,又岂能永远在幕后?我要入朝堂,自然得在圣上面前露个脸。”